“城市伤疤”变“靓丽名片”
公园里,年轻人挥洒汗水在球场上肆意奔跑;家长们陪着孩子在儿童区嬉闹;更多人则是三三两两悠闲的在湖边漫步……落雁湖主题公园,地处津市市三洲驿街道,总面积约160亩,其中水域面积约80亩,如今高质量的生态环境让这块区域近万居民得以闲适、舒心的生活。
而在前两年,市民们每当提起此地,总会纷纷摇头——由于过去随意排放污水、倾倒建筑和生活垃圾,一度让美丽的落雁湖成为了“城市伤疤”。
落雁湖改造前
“以前的落雁湖黑水横流、杂草丛生、蚊虫泛滥,一到夏天就气味难闻,别说散步了,路过我都得加快脚步。”家住附近的谭超群回想起以前的景象,眉头皱成了“川”字。
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开始后,该市同步将黑臭水体整治纳入了重点民生实事之一,落雁湖的治理和优化工作也被迅速的推动起来。
针对落雁湖治理问题,津市市纪委监委督促市住建局、生态环境局、园林管理处等部门迅速建立机制、创新模式,通过“一水一策”特色治理方式来修复生态。
“我们采用水生态修复工程清除湖底淤泥,通过湖滨缓冲带、水生植物、底栖生物及鱼类等布设重构生态系统。同时,采取修剪草坪、栽植沉水植物、海绵城市建设及文化建设等方式打造生态建设工程。”常德市生态环境局津市分局工作人员介绍道。
“黑臭水体治理与洞庭清波常态化监督密不可分,对污染水资源、随意砍伐山林、挖山取土等破坏生态环境的人和事我们会严肃追责处理。”该市负责洞庭清波常态化监督工作的纪检监察干部说到,2024年以来,已查处相关问题7起,处理处分23人。
在黑臭水体整治中,津市市纪委监委始终以监督为主责,持续守护生态环境。“我们通过实地调研看一看水质的变化,与群众聊一聊感受,并与职能部门座谈了解黑臭水体整治工作进程,力求为民生实事交出暖心答卷。”津市市纪委监委主要负责人表示。
落雁湖改造后
截至目前,已治理落雁湖、毛里湖派出所后沟渠等4处农村黑臭水体,治理面积67930平方米;治理三湖公园、清远观等7处城市黑臭水体,治理面积433800平方米。
落雁湖的蝶变不仅是视觉的冲击,更是体验的升级。如今,以落雁湖为中心的生态休闲景观带已然建立,形成集休闲、文化、运动为一体的多功能区域。重新焕发生机的落雁湖正成为一张城市的“靓丽名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