把腰板挺得笔直
外公已经离开我们多年,但他生前一次次不经意的言行,仍旧刻画在我的脑海中,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,让我对如何立世为人,有了思考和选择。
“叮叮叮……哐哐哐……”在我15岁那年的冬季,我帮着外公安装烤火架。看到颜色灰暗、接头处松动的架子,我不禁小声嘀咕:“这么摇摇晃晃,就不能换个新的么?”听到我的小声“抱怨”,外公啥都没说,自顾自地利落地拿着胶带、锤子、钉子等一些修补工具倒腾起来。
看着原本破旧不堪的桌子慢慢变得稳当实用,我略显惊讶。“物件不在于新旧,能用、好用就行,不能因为一点小问题就想着换新的。现在条件虽好,但以前在苦日子中学到的优良品德是万万不能忘的,你也要记住。”外公对我说道。
如今细细想来,像这样的“老物件”外公还有不少,柜子里的电吹风、凉台上的晾衣架……有的比我年纪还大,早该换新了,但他就是修修补补,用了很多很多年。
儿时,我总觉得外公“过度”节约,甚至有些吝啬小气。直到随着年岁增长,我才渐渐理解了他的所作所为,那是身为党员干部的外公对自己的“克制”和“约束”,他坚持不贪图享受,以俭养德,近乎苛刻的节俭朴素是严于律己的表现。
俗话说,“父母之爱子,则为之计深远。”外公亦是如此。
上个世纪90年代,国内正处于经济发展转轨时期,企业效益下滑,一直在企业上班的母亲随时面临下岗的窘境。母亲便想要外公帮她谋一条后路,试探地问:“爸,现在企业发展前途不好,能不能帮忙找找关系,让我能到机关工作,搞点稳定的事?”
很长一段时间沉默后,外公坚定地回答:“你说的不是个小事,而是原则问题。有没有工作也取决于你的能力,我绝不会因一己之私而放弃原则。”
就这样,母亲一直在企业工作,兢兢业业。直到外公过世后为他整理遗物时,看到了柜子中修修补补的“老物件”和一尘不染妥善保管的老旧照片时,母亲忍不住哭了起来。“当年你外公拒绝我的时候,我是有些想不通。但也正是他的言行点醒了我,自律,才能在工作中腰板挺得更直。”
如今,“律己”二字俨然成了我们家的“传家宝”,也成为我工作之后的行为准则。当面对压力、困难和诱惑的时候,在我的心中始终有一杆秤,知道什么能做、什么不能做。(津市市襄阳街街道纪工委书记 辜红韵)